教学科研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教学科研 >> 正文
兰州城市学院莫超教授在《甘肃社会科学》发表论文评介我校白马人研究成果
时间:2017-01-03

兰州城市学院副校长、华东师大博士生导师,兰州城市学院现代汉语方言学科带头人莫超教授在《甘肃社会科学》2017年第2期发表论文《白马人文化研究述评》,对国内学者白马人文化研究成果进行了述评,除对其他单位学者的研究成果做出评价外,对我校学术团队在该研究方面的建树,予以细致评介,涉及我校权新宇、余永红、刘吉平、豆海红、魏琳、杨军、蒲向明、唐海宏、张益琴、崔峰、杨雪晴、卢辉等12位教科研人员及其研究成果。论文指出:自然崇拜是白马人宗教信仰体系里的一个较为突出的特点,其背后所蕴含的深层含义顺理成章地成为另一个研究焦点。权新宇、余永红等都对此进行了探索。权新宇论述了白马人山、树和动物崇拜的表现形式和原因,并分析了其中蕴含的生态意蕴,指出生存环境与白马人信仰之间具有依赖与互利关系。余永红梳理了陇南白马藏族“十二相”的构成及其神兽动物和十二相面具造型符号的文化渊源,认为其中蕴含了白马藏族图腾崇拜与祖先崇拜的双重文化含义。

对于白马人服饰文化的探究,主要反映在服饰的符号特征及文化功能两个方面。刘吉平从白马藏族服饰中的太阳、月亮、星星以及鱼形图案的演变过程入手,分析了其作为民族服饰符号的独特性。余永红对白马藏族妇女服饰的形式特征以及背后隐藏的文化含义进行了分析,指出这一服饰图案传达了白马人的和谐生态观和独特审美情趣。豆海红就白马人服饰中所存在的鱼图腾崇拜现象追根溯源,梳理出了鱼图腾崇拜的实质是氐族信仰特征的延续和多民族文化融合的产物。

白马语词汇语法研究方面,魏琳、莫超主编的《陇南白马人民俗文化研究·语言卷》将白马语5000多常用词进行国际音标记录,并对应汉语、英语的说法,为白马语词汇研究搭建了一个平台。

白马人民间文学研究起步较晚,从2010年后才陆续有著述出现,研究内容可分为民间故事母题研究、民间故事类型及特征研究、民间文学功能及流传形式的探讨三类。

(1)白马人民间故事母题研究以杨军、于丹等为代表,杨军、蒲向明以白马藏族民间故事的另一种类型——“猴玃抢婚”——为基础,探讨了该故事所反映出的白马藏族早期社会“抢夺婚”习俗。杨军、唐海宏《陇南白马藏族风物传说的文化内涵》分析了陇南白马藏族风物传说,指出了这些传说与白马藏族共有的历史记忆、族群认同、道德意识及民族自豪感等方面的关联性。

(2)白马人民间故事类型及特征研究,蒲向明的观点具有代表性:白马藏族神话是用口头白马语为载体,以耳听、心记的方式向后传承留存至今的本族神话作品,主要类型有:创世神话、人源神话、神灵神话、英雄神话等。经考察发现,白马藏族神话最为发达的是英雄神话,其中的代表作《阿尼嘎萨》流传千余年,长达十余万言,堪比蒙、藏等族的《格萨尔》,展现了白马藏族民间故事和口传活态文化的最高成就,值得学界重视;白马藏族神话表现出独到的述说特征;整体表现为口头传承过程由“信以为真”向信众逐步散失的转变与题材的不规则演化,述说体系虽零散杂乱且缺乏整一严谨性,但又有其独特之处。

(3)白马人民间文学功能及流传形式的探讨,主要有张雪娇、蒲向明等,张雪娇从文学功能的角度对白马人的民间故事进行了细致的解读。蒲向明则从文学本体论的角度出发,就文学源流及流传形式对白马人民间文学加以理论与实践上的概括。虽然白马人民间文学研究起步较晚,但无论是对故事母题、类型和特征的研究,还是对民间文学功能和流传形式的分析,都能够反映出学界同仁对白马民间文学基于理论的积极观照,从而加深了相关问题的研究深度。

音乐研究包括对白马人音乐文化内涵及表现形式的挖掘、对傩戏音乐的探讨两个方面。主要代表有汪丹、张益琴等。张益琴、蒲向明《白马藏族“酒曲体”歌诗对人生境界的审美表达》则认为:白马藏族歌诗有多种类型,其中“酒曲体”歌诗最具有代表性,现了该族对人生诚境、仁境和乐境的综合性审美表达。

对白马人傩戏音乐的探讨虽然论述较少,但立意很新。张益琴发表了一组文章,包括《白马藏族池哥昼傩音乐要素研究》、《白马藏族池哥昼傩祭祀音乐的地域文化特性研究》等,专门就白马藏族池哥昼傩祭祀的文化渊源、音乐种类及形态和地域文化特性、白马藏族的池哥昼傩戏音乐的生态概况、种类及表演形态以及文化形态进行了梳理与阐释。

对“池哥昼”的研究,是白马文化研究的一个热点,论著很多,以崔峰、包建强等的研究比较有深度。崔峰《白马人“池哥昼”的原始崇拜和历史渊源》中梳理了白马人“池哥昼”与原始崇拜以及傩文化之间的关系,认为这是一种原始巫舞,与古代的傩文化有同源性,同时也说明了白马人文化与西北古氐羌文化存在着历史传承关系。

对其他舞蹈形式的研究,主要有“圆圆舞”、“火圈舞”和“熊猫舞”杨雪晴对陇南白马人圆圆舞与康巴藏区锅庄表演形式的异同进行了细致的比较。卢辉探析陇南白马藏人体育舞蹈——“火圈舞”的传承与发展,讨论了白马藏族“火圈舞”的文化价值及人文精神,并指出和谐社会视域下传承和发展“火圈舞”文化的必要性。魏琳就傩舞“熊猫舞”的流传及生存环境、表演形、文化渊源进行了细致的描写与分析。

美术研究,余永红在《白马藏族木雕傩面具的民族特色》一文中,详细梳理了白马藏族木雕傩面具的类型、形式特征、制作程序及文化含义等。白马人傩面具装饰的符号特征研究,余永红从民俗学角度探讨过陇南白马藏族傩面具及装饰的符号特征与文化含义,分析了陇南白马藏族傩舞“池哥昼”、“麻昼”的面具及装饰所具有的民俗文化内涵,特别是对陇南白马藏族傩面具中的“目文化”现象进行了讨论,认为这种“目文化”与源自氐羌族群的西南少数民族中流传的创世神话有密切联系。

《甘肃社会科学》是甘肃省社会科学院主管主办的大型综合性人文社科类学术期刊,在国内学术界、期刊界有较高声誉和广泛的社会影响。为南京大学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北京大学“全国中文核心期刊”、武汉大学(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等重要数据库来源期刊。(科研外事处


版权所有:太阳集团7237网站(中国)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甘肃省陇南市成县陇南路34号 邮编:742500

主办单位:中共太阳集团7237网站委员会宣传统战部

网站:www.fschenlang.com  书记、校长热线:0939-3201436  校长邮箱:lnszsjxzrx@163.com 

陇ICP备16000659号-1   
甘公网安备 62122102000303号
  • 官方微博

  • 官方微信


Baidu
sogou